【日本100名城】四國高松城: 橫跨瀨戶內海的大橋, 玉藻公園高松中央商店街(金比羅街道)

~ 山陽道之旅遊記: 日本8月人氣活動與祭典(盂蘭盆節) ~

Day 06
天晴炎熱
8月中旬

參觀完備後國福山城, 我的「日本100名城」之旅Check List又完成多一項了, 我又踏上旅途, 先搭新幹線飛快地回到岡山去, 在此轉另一班往南行的列車, 向下一個名城進發, 這次是位於四國香川縣高松市的高松城。

會安排這個行程, 主因是我購買了的JR West Pass (關西&廣島地區鐵路周遊券)有包含從本州岡山出發, 行走瀨戶大橋跨過瀨戶內海, 最終到達四國香川縣宇多津及高松市的一程JR Marine Liner (海洋Liner/ マリンライナー 高松行), 此快速列車其中一段跟同樣駛經瀨戶大橋的來線駛「本四備讚線」是重疊的。

在這裡說說「瀨戶大橋」這由多組跨海大橋組成的統稱, 這是日本本州連接到四國的第一條行車(瀨戶中央自動車道)及火車(即上面提及的「本四備讚線」, 也因大橋而常被稱為「瀨戶大橋線」)兩用大橋, 於1978年興建, 在1988年通車, 以岡山縣倉敷市為起點, 經過5座瀨戶內海小島(由北到南依次為櫃石島、岩黑島、羽佐島、與島及三子島), 以四國香川縣坂出市為終點。

在通車之前, 此兩地主要交通方式是從岡山縣南端的玉野市, 在瀨戶內海邊的JR宇野車站外碼頭, 就有於明治43年(1910年)就開辦由國鐵經營的「宇高連絡船」渡輪航線 (JR國鐵分家要去到1987年), 連接往我今天的駐腳點香川高松碼頭, 但是想要發展本州跟四國之間的交通及人員往來, 興建跨海大橋幾乎是勢在必行的, 而這想法早在明治22年 (1889年)時已有當地官員提出, 那時因應「讃岐鐵道」(讃岐鉄道)由丸龜至琴平一段的鐵路通車而作出的想法, 當然, 概念也只是把四國鐵道伸延並連接到山陽本線去, 要知道那年代汽車是奢侈玩意, 並不是普及化的產物。

但正式催生大橋興建是一件發生在1955年名為「紫雲丸事件」的悲劇, 作為宇高連絡船之一, 當時載有800多人的紫雲丸於航行中遇上濃霧, 跟另一艘船相撞沉沒, 意外造成168人死亡, 當中包括跟畢業旅行相關的學生、兒童及父母108人 (參加畢業旅行合共有349人), 為日本其中一次最嚴重海難, 亦被列為「二戰後國鐵五大故事」(国鉄戦後五大事故)之一, 不過其實在此悲劇發生前, 這紫雲丸亦已發生過4次海上事故的了。

另外兩條橫跨瀨戶內海的大橋皆於1998-99年全面通車, 就是上篇遊記提過從尾道出發, 以包括來島海峽大橋所組成的「西瀨戶自動車道」, 及連接神戶至淡路島的「明石海峽大橋」, 此橋跟早於1985年通車的「大鳴門橋」合組成為「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 從此日本本州的關西及中國地區往來四國北部的交通, 就多了很多選擇, 而時間也縮短許多, 方便出入四國了太多, 但同時相對應令到上述一些客運碼頭地區沒落及渡輪航線終止, 比如「宇高連絡船」就是在1988-91年之間廢止了。

我乘坐的Marine Liner從岡山出發到來高松只須一個小時, 酒店我也選在近火車站位置附近, 快快去Check-in因為我要爭取時間在還有日光之下到高松城走一圈, 在城外可以看到「高松築港站」(上面相片), 這是由地方私鐵「高松琴平電氣鐵道」經營,  此火車公司有3條路線: 沿東面海岸的志度線前往志度 (現讚岐市/さぬき市, 大家都知道讚岐以讚岐烏冬/讚岐烏龍麵而知名, 但讚岐之名其實是古令國制香川縣所在的讚岐國而得名)、往東南方向走的長尾線 (出來就有四國八十八箇所/四國靈場第87號長尾寺), 及往西南方向到琴平的琴平線, 琴平金刀比羅宮十分有名, 可惜我今次沒時間到訪, 就留到下次吧。

繞過高松築港站, 從旁邊公園入口(二之丸跡西門)走進去高松城內, 我先走過「鞘橋」, 一座由木砌成跨過內堀(內護城河), 連接本丸及二之丸的有蓋木橋, 在築城最初是一座如同西方城堡設計, 沒有頂蓋又可以開合的吊橋, 但從江戶時代中期的畫作看到後來已改為有蓋木橋, 估計是在江戶中的太平盛世下吊橋已失去原先考慮的防衛作用, 於是改建而成, 鞘橋之名也許亦是在那個時代得名的, 因為帶有迴廊的橋就如同劍鞘一樣, 現在的木橋則是在1971年重建的。

這時在鞘橋外看到一葉輕舟泛過, 這是高松城內有名的城舟體驗 (内堀遊覽船: 城舟体験), 從剛才我進來二之丸西門那邊作起點, 由專人搖曳及講解古城歷史, 經過鞘橋以及本丸天守台的巨大石台之後就回頭, 有服務時基本就是每30分鐘就有一趟, 收費不算貴才500Yen,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玩玩, 我就沒閒情泛舟了, 就走過鞘橋登上本丸天守閣, 這裡是古城最高點, 雖然高松城天守閣早在明治17年 (1884年)時因為老舊腐朽而拆除, 1920年代曾在天守台上建了一座祭祀高松松平家初代藩主松平賴重的玉藻廟, 不過在2006年時因應天守台石垣及護城河整修而被解體, 當中的鳥居及燈籠等就被移築到高松郊區有著「讚岐東照宮」之稱的「屋島神社」處安置, 東照宮就是用來拜德川家康嘛, 而松平賴重就是「水戶黃門」徳川光圀的大哥, 他們的爸爸是家康第11男水戸德川家之祖徳川頼房, 也就是家康的孫子們, 很合理。

不過, 高松城並不是從最初就是高松松平家的領土, 在豐臣秀吉進行四國征伐, 對決長宗我部元親一族 (這戰仙石秀久也有參加, 亦是漫畫作品《戰國》中仙石軍雖在引田之戰時敗下來, 但守住了淡路島的豐臣進軍之路), 於天正15年(1587年)長宗我部家投降, 原先長宗我部家統一了的四國就被豐臣家功臣瓜分, 長宗我部元親一族僅留下家業的四國南部土佐國 (約20萬石), 對面岸中國地區大大名毛利家「毛利兩川」之一的小早川隆景被賜封伊予國大部份土地 (現愛媛縣), 終於在豐臣操作下從毛利本家分家出來, 成為35萬石高的大名, 近18萬石高的阿波國原本秀吉想交由身邊的親信蜂須賀正勝(蜂須賀小六)出領, 但有說他想留在秀吉身邊而讓出了家督之位予兒子蜂須賀家政 (之後成了德島藩祖), 他在一年後亦死在大阪, 現在所在高松城的讃岐國12萬多石領土就交予跟隨豐臣秀吉最初的將領之一的仙石秀久 (還有原來地主十河存保), 這次四國平定後的分封安排就被稱為「四國國分」(四国国分)。

仙石秀久可以說是迎來人生最頂端之時, 但之所以被漫畫家宮下英樹選為作品的主角, 就是在一年多之後 (1586-87年), 豐臣命他帶領長宗我部軍及十河存保軍出征九州, 但在戶次川之戰因聯軍合作鬆散, 他又急於立功, 以致島津軍大敗仙石軍, 許多有名武將如長宗我部信親及十河存保都戰死, 仙石本身亦在戰後被秀吉流放到高野山, 他跟十河家的所有領地都被沒收, 讃岐國就交由原來播磨國赤穗(赤穂)頜主生駒親正領有, 至於仙石秀久就直到1590年小田原征戰時才再出場

生駒親正早年仕於織田信長, 本能寺之變後加入豐臣家, 也沒有太特別的作為及故事, 也許值得一書的是在他入主高松後, 於1588年鑑於原來的聖通寺城不太方便而著手興建高松城, 並在1590年完成, 也就是現在我們遊覽高松城的最初形, 離開天守台走回鞘橋回到二之丸, 這時走上城牆(石垣)好快就可以來到高松城跡月見櫓及水門 (水手御門: 上面相片中間的大門), 也許亦是高松城最為常見的一個拍攝角度, 在1676年增建的水手御門是日本水城獨有設計, 現在的停車場在當年是條引用海水的通道, 藩主可以乘小舟從水門進入高松城內。

生駒親正之子生駒一正在1600年加入德川家所在的西軍得以保留高松藩 (而生駒親正是加入東軍的, 因此戰後他被下令削髮為僧), 但生駒家的統治並不算長, 在1635年發生了「生駒騷動」: 簡單來說就是生駒家有人帶著刀去了別的家族進行申訴, 這種「黑社會講數」方式不能被中央政府的江戶幕府所接受, 於是最簡單直接判以「喧嘩兩成敗」(喧嘩両成敗), 不理什麼原因, 雙方都算有錯並一起被罰, 生駒高松藩就被改易, 往後入主的就是上面提及過水戶黃門的大哥, 即高松松平家初代藩主松平賴重, 主要是安插自家人去監視這「山高皇帝遠」而不安本份的地方土豪, 歷11代而終於1871年。

來到三之丸, 這裡可以說是整個高松城玉藻公園最吸引人的地方, 當年在高松松平家年代, 他們在此處築起了名為「披雲閣」的御殿 (三の丸御殿), 一直使用直到廢藩後一年(1872年)因為木構造老化而被拆卸, 但在1890年時整個高松城還是被高松松平家以私人名義購入 (高松松平家對這裡真有愛), 而現在看到的「披雲閣」是第12代當家伯爵松平賴壽在1917年時作為別墅用所建成的「松平家高松別邸」(雖然對比祖宗的三之丸御殿規模是細了一半), 以四國枯山水庭園有名, 曾經招待過昭和天皇入住, 戰後被美軍佔有, 再退回予市政府至今, 現在亦稱為「披雲閣御殿」, 部份地方有開放予遊人參觀, 更多是開放予民眾租用的場地。

松平家高松別邸的東面現在已成了公用建築群,  比如跟城牆連在一起, 舉行音樂會等文娛活動的「香川縣民會館Rexxam Hall」(レクザムホール: 香川県県民ホール), 而三之丸南面入口上的櫻御門, 是在二戰末期的高松空襲中被破壞, 亦於2022年時重建, 那邊出去就會有同樣跟城牆連在一起的「香川縣立博物館」(The Kagawa Museum/ 香川県立ミュージアム ), 介紹當地的歷史、出土文物及舉行特別展。

由於天色已晚博物館快要關門, 加之我今天一大早上出發看了逛了太多地方了, 因此也不打算去看, 就往市區出發正式離開高松城範圍, 好快就來到帶有玻璃圓頂的「高松中央商店街」(金比羅街道)及旁邊的三越高松店, 有百貨公司也就是說不用愁找餐廳用膳了, 特別是如果在街上沒有找到合心水的食店時,  這條1.3公里長的有蓋商店街是高松市內最主要的購物街道, 跟附近的橫街組成一個購物及飲食地區, 中間一段可找到「讚岐玩具美術館」(讃岐おもちゃ美術館)及「高松市美術館」, 在網上看了一下原來這一後稱為「高松丸龜町商店街」, 我也只是隨意逛逛, 在一家感覺很大眾食堂的小店吃了一碗當地名物「讚岐烏冬」作結。

今天也早早的入睡, 因為真的累透了。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s://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SS
Follow by Email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error: 如要分享請跟版主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