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陽道之旅遊記: 日本8月人氣活動與祭典(盂蘭盆節) ~
Day 01
天晴炎熱
8月中上旬
這次9日8夜的關西及山陽道之旅其實來得好突然及倉促, 事緣是大家都知道意大利在8月時都在放暑假, 我們意大利皮廠也會休息一整個月, 在7月底某天意大利朋友突然跟我說他決定8月中到日本旅行, 問我有沒有時間一起去玩幾天, 一般而言我都好少會在「大時大節」去外出旅行, 主因就是全世界都在這時候夜假, 一來機票機位好貴又緊張, 連同就是酒店住宿也好貴, 二來是人多擠迫我是最不喜歡的了, 但既然有朋自遠方來, 我絕對歡迎也「應約」了, 就在日本見面吧, 我也可以當半個小響導。
意大利朋友的行程是14天從東京玩到大阪 (用JR Rail Pass全日本鐵路通票), 我就沒太大興趣這樣子玩, 就跟他在大阪一起玩兩天吧, 之後我自己就用另一張JR西日本的「5天關西&廣島地區鐵路周遊券」(5 Days JR West Rail Kansai Hiroshima Area Pass)去山陽道廣島那邊玩 (此Pass我在之後使用時再詳細介紹), 又剛剛撞到日本三大假期之一8月的「盂蘭盆節」, 也把握一下, 配合行程去參加一些日本暑假祭典, 因為本來我就好少8月出行嘛, 而這次行程也挑戰了自己好多個「第一次」, 讓我陸續說來。
乘坐了HK Express到關西國際機場的航班, 亦在關西機場火車站外的JR客戶服務處取得了JR Pass之後就出發, 由於平常我到大阪旅遊時的酒店都好貴: 我一般會挑選在南海難波店附近的酒店, 而近年因應JR大阪站的大規模工事都陸續完成了(應該是都市重建計劃/大阪都市再生計劃, 在2000年之後展開的北梅田大阪站周邊重建, 但還有一大片在動工中), 所以近年也會選擇在大阪站附近入住, 但這次我決定來次不一樣的, 選擇在大阪其中一個最老舊的城區「西城區」入住。
在2023年底時, CCTVB曾播放一套由Ali李佳芯主持名為「日本18種住法」的另類節目, 以採訪在日本各地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及住屋環境拍攝, 她就曾體驗入住所謂「日本三大貧民窟」之一大阪西成區, 入住了一家1100 Yen的日租房, 而我這次入住的日租房雖然貴一點, 但環境也比Ali那一間好些, 至少空間感大好多, 就花2000 Yen/晚, 至於Ali還有曾入住一家「日本凶宅」, 她也真是大膽, 雖然是CCTVB的節目但也不得不讚這節目的取材及Ali的專業 (另一位主持是「中年好聲音」的冠軍周吉佩, 他也主持得很不錯), 而說到Ali我自己也很早有留意她, 她在有線拍攝的「西西里的十二夜」及「日本東北的十二夜」我還有收藏著, 絕對算得上是香港少數沒有負面印象的女星 (OK, 還有不可能沒看過的那張本庄鈴吧? 番號是STARS-322不用多謝我)。
人在大阪西城區, 又說到Ali, 又說到本庄鈴, 而我入住的這家老舊日租房亦正正位於許多男孩趨之若鶩的「飛田新地」(不要問我是什麼地方來, 我都不知道的), 就在阪堺電氣軌道(阪堺線)的新今宮站及大阪地下鐵動物園前站附近, 從連接關西機場的南海電鐵必停的火車站「新今宮」下車走過去才5-6分鐘左右, 交通算是十分的方便。
2000 Yen/晚位於飛田新地旁的日式廉價房間, 打開門就是一眼看完了, 在3疊大的疊蓆(塌塌米)放置一個被鋪外還有一點空間走動, 更有個能打開的窗戶以及冷氣 (要另外付冷氣費, 沒記錯是3-400 Yen, 不過我是個不開冷氣的人, 打開窗戶能讓空氣流通已經足夠), 所以對比Ali在節目中入住的那間房絕對是奢侈跟貴價了, 而且出乎意外是很整潔, 跟有點歲月痕跡又殘破的建築物外表及走廊有著明顯的分別, 至於(男女共用的)浴室、廁所、洗手設施等都是在外面走廊的中間位置, 共浴間環境還可以, 沖涼時快一點就OK了, 唯獨最理想就是有獨立廁所, 不過這樣的價錢也是絕對不能要求什麼, 當然也接受啦。
我把背包放好後就出發今天的行程, 就先說說上面提及的「飛田新地」, 也叫作「飛田遊廓」, 如果有讀過一點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遊廓」就是受到官方許可經營的風月場所, 早在戰國時代末已經成形, 更在德川家康掌握實權後發展起來, 另一方面在日本交通網絡發展起來的「五畿七道」中有好多宿場 (現在還保留了許多, 大多在山區深處沒有被城市發展影響到的, 比如很有名的長野縣木曾郡妻籠宿, 說到木曾郡又有源平時代木曾義仲的故事可以說, 有機會再談), 這些宿場某些亦會提供女伴服務, 而事實只要有看過一些古時日本的書籍, 甚至是當時的畫作及後來的浮世繪主題, 就會發現日本自古就有好多這樣相對隨便的「男女言情之事」, 而這些風景畫或交歡的畫作把當時社會的面貌作出一個詳盡記錄, 比如17世紀中的大阪名妓「大坂新町の夕霧太夫」(太夫即遊廓內第一女主角, 最高級的遊女, 夕霧太夫墓就在大阪生玉公園旁的淨國寺內, 甚至她穿的和服亦保留至今, 並曾在京都展出), 可見日本人對性這方面一向都開放 (雖然在遊廓或宿場並非一定只得男女之事, 還會有琴、棋、書、畫、跳舞、喝酒等活動啦), 看過一些研究有解釋過幾個原因, 我自己是比較相信跟日本太多天災及戰禍有關, 於是人們早已有及時行樂的普遍心態至此。
比較出名的遊廓有好幾處, 雖然現在的位置跟最早在江戶時代的或許有很大差異, 因為大多都在後期遷往到當時的市郊地區去, 而有些則早已消失於歷史中, 比如歷史悠久的江戶日本橋吉原遊廓 (東京), 現在已遷往淺草北面遠遠的一個小區域內 (有家吉原神社), 還有新宿歌舞伎町及池袋一些區域, 又有京都島原遊廓 (現在已不存在, 反而在白川筋/祇園白川附近還有些場所…), 大阪新町遊郭 (現在心齋橋西北面一帶)等, 而飛田新地(飛田遊廓)據說在1918年開始, 跟新世界一帶在二戰前發展成一個巨大紅燈區, 是混亂酒醉花街, 後來日本在1958年廢除賣淫合法化, 於是這裡就改以了種方式來經營, 你會發現飛田新地有好多家「料亭」, 而大家知道傳統料亭就是餐廳嘛, 不過飛田新地料亭簡單而言就是提供了一個客人跟女生一起吃飯的場所, 可是大家在吃飯時不小心對上了眼, 就墮入情網, 二人的戀情正是「Oh! Yeah! 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請自行配上小田和正名曲), 如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 也順理成章一發入魂, 是為「日式自由戀愛」, 後來你抽著一口煙才發現原來彼此都不太相襯, 於是你把大衣輕輕地穿上, 還很風度的把鈔票放下, 作為剛才飲食的費用, 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自己對飛田新地的歷史及文化興趣比較多, 風流韻事就留給一眾出錢出力的紳士們去享受自由戀愛吧, 而飛田新地亦絕非不是老少咸宜的遊客景點, 你一個大男人可以抱著一個好奇的心前來, 但絕對要尊重也不要拍照, 不要自招麻煩, 而在這個煙花之地亦聽得太多日本朋友提醒, 又或是「朋友的朋友的故事」或「我都是聽說回來」之類的 (包括早幾年一位太太幫家庭遊安排行程時, 給老公留了3小時獨遊飛田新地的時間), 亦不知道下一秒又有什麼言情小說靈感可以展開。
離開飛田新地之後就慢慢向北走, 來到另一個「有點殘破」的景點, 就是大阪新世界, 所謂的「新世界」最初是一個展覽地, 在19世紀末(明治30年往後)為了推動國內外產業交流而整頓, 亦因應多條鐵路建成而發展起來, 到了1912年此處建成日本第二個主題樂園Luna Park (新世界ルナパーク), 而被安上「大阪新世界」之名至今 (曾經有「新巴里」即新巴黎之名, 因為整頓這地區的成員曾參觀過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而有此構想), 現在位於區域中央的新世界地標「通天閣」就是這個樂園的觀光塔 (模仿巴黎鐵塔), 這個在下面遊記再詳說, 但這個遊園地只營運到1923年結業。
往通天閣進發之前會途經「ジャンジャン横丁」(上面相片), 正確名稱是「南陽通商店街」, 日文ジャン的拼音是Jan, 所以也有寫成「Jan Jan橫丁」, 又或者因發音而被中文化為「鏘鏘橫丁」, 據說得名於當時在這裡彈奏三味線的音調, 跟飛田遊廓在20世紀初發展起來, 於二戰末的大阪大空襲中燒燬, 戰後重建成現在的格局, 有許多大眾娛樂場所(如浴場、酒館、劇場等)及廉價住宿, 服務著居住於西成區北部名為「あいりん地区」收入不高的低下勞動階層, 但因1958年的「賣春防止法」(売春防止法)的實施而沒落, 漸漸被評為一個三教九流聚集的恐怖地區, 60年代起曾發生多次暴動事件, 直到60年代的阪神高速道路建設及1970年大阪世博舉行(日本万国博覧会 Japan World Exposition Osaka 1970)而進行了一定的地區改建工程, 2000年後更多得Internet的興起而令許多外國背包客住進這些廉價旅館, 也順道體驗一下日本庶民下町的風情, 再一次令這個新世界的面貌有所改變。
今時今日走在「ジャンジャン横丁」之上, 我自己覺得是旅遊景點的氣味雖然是很重, 但有趣是新世界的「景點」並不是什麼名設計師的建築, 又或不是靠什麼知名品牌及人物角色去吸引, 就是充滿著庶民日常生活的氣息濃郁, 就正正是這種「庶民文化」而吸引著生活在外國的遊人, 來看著日本平常老百姓(特別是老一輩)一天的生活是如何過似的? 這點, 我覺得「舊香港 」, 即那個曾經令到許多日本人神魂顛倒, 那種70-90年代香江歲月, 什麼九龍城寨、什麼茶餐廳、華南騎樓唐樓、什麼港產電影中看到的香港人生活等等, 是一樣的感覺吧?
比如「串炸 八重勝」(新世界 串かつ 八重勝: 再上一張有好多人在排隊的相片, 當然又是被許多所謂旅遊KOL說成是「新世界必吃串炸」的食店, 說真的我自己從來對大阪串炸沒什麼特別喜好), 除了串炸又有些廉價的壽司店、咖啡館、居酒屋等大眾化食堂, 還聚集了好多老人家在玩的圍棋館及一些相對古早味的玩意, 比如氣槍射靶 (日文叫「射的」, 很有台灣夜市感覺的), 還有近年流行起來的「半弓道場」(真的用弓箭在射靶)等等, 這就是殘破的「ジャンジャン横丁」了 , 而附近還有座MEGA Don Don Donki唐吉軻德 新世界店 (MEGAドン・キホーテ 新世界店)及許多的「柏青哥」(彈珠機店/Pachinko)及麻雀館 (還有些鹹濕戲院, 就是整天都在播陳年A片, 估計入面是很腥臭黏黏潮濕的, 令我想到當年屯門華都那家在機鋪旁的鹹濕戲院, 正確名字好似是新城戲院), 都很庶民味道。
離開這商店街, 迎來的就是個熱鬧的十字路口, 也是新世界的中心點「新世界本通商店街」所在, 可以看到上面提及原本是主題樂園的「巴黎鐵塔」(通天閣)以及(曾經)很有名的河豚燈籠, 不過這家創業於1920年的「河豚料理 づぼらや新世界本店」(Zuboraya)在2020年底Covid很嚴重時, 剛剛迎來第100年歷史時同時就關門停業了, 在大阪道頓堀也曾有他們分店的河豚氣球/燈籠也消失不見了。
大阪朋友曾經跟我說為什麼這裡會有相對是貴價的河豚料理(雞泡魚), 是因為以前在這裡好多的料理店都有在非法販賣河豚, 河豚料理據說早在戰國末年,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所禁, 就是因為太多士兵河豚中毒甚至死亡, 那個年代一直沒有科學研究, 亦不知如何切割烹飪及中毒後的解毒方法, 那麼禁止進食河豚就是最好的方法, 直到明治時代才慢慢在盛產地山口縣下關(馬關)及北九州一帶解封, 原因就是出生在山口縣的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 他曾在下關春帆樓在吃過之後讚不絕口, 於是下令山口縣解禁的 (這有趣的故事我在寫下關遊記時再講)。
但一直到二戰時大阪才作為全日本第三個解封河豚料理的地方, 有可能因為戰時食物不夠? 我也沒有再去查證了, 但「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河豚料理在民間其實一直也存在, 而大阪朋友聽他的長輩說, 早在二戰前及在戰後政府規範執業牌照之前, 在新世界這裡就有大量的非法河豚料理了, 不要忘記, 這裡當時就是三教九流集中地, 所以聽到朋友這樣說, 我覺得也絕對不驚奇啦。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