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古力國度之旅, 浪蕩低地國比利時自由行遊記 ~
Day 06 (全部行程的Day 21 )
天晴, 寒冷
10月上旬
昨天雨夜, 在布魯日老城中心De Burg(城堡廣場)吃了個晚餐後,
就早早回到酒店入睡, 因為要養足體力迎接今天的「體力化行程」,
因為我打算從布魯日踏單車去荷蘭, 沒錯, 就是從比利時以單車方式到另一個國家。
大家第一次聽到我這個行程時, 都以為我是瘋了,
但事實上比利時跟荷蘭這兩個低地國的邊界地形, 大多都沒被高山河川阻隔,
好似我今天安排的單車走法, 根據Google Map的資料顯示是「多為平坦路」,
而且海平面只由-3米至11米而已 (對的, 是-3米, 所以為什麼這裡會被稱「低地國」),
以踏單車應該是很輕鬆的走路, 所以我就想挑戰一下。
不過一早起來的我沒有立即出發, 而我亦不知為什麼今天很早就醒了,
好似是7點多吧, 於是就簡單先去吃了個早餐 (這些歐陸早餐不值多介紹),
再在布魯日老城走走看, 因為昨天天色不太好, 黃昏時更是下了場小雨,
今日雖然不算大好天, 但至少看到一點點藍天, 心情也愉快多了,
也不太擔心雨天影響踏單車之旅, 算是放下心頭大石 (但在回程時還是有下小雨)。
我從酒店出發, 第一個想再訪的是不遠處的Gruuthusebrug橋及小運河 (上面相片),
能通往昨天College of Europe (歐洲學院)及Groeningemuseum (格羅寧格博物館),
曾在外面走了一圈的一個小社區, 再走到再南面一點點的Bonifaciusbrug橋,
一條短小的石板橋後, 就來到Gruuthusemuseum (格魯修斯博物館),
還有Onze-Lieve-Vrouwekerk (聖母教堂), 我個人認為在這橋向大教堂拍攝的角度,
是最一流及美麗的, 好多介紹這教堂的相片都是從這裡拍攝的。
我沒有走回頭路, 而是沿著小運河前進, 走過橋來到Wollestraat路,
由此北上連接到Grote Markt (市集廣場), 話說我昨天就已經找好了路數,
在這廣場附近有幾家出租單車店及價錢, 大多有公數1小時4 Euro、4小時8 Euro,
而我就選擇租一整天的12 Euro吧, 只須趕及單車店關門前還車就可以 (大多8點前),
這方便我不用限時間, 不用急地單車樂, 也簡單地試了好幾台不同款式的單車,
其實我什麼都不認識, 還是選初學者最常用的City Bike吧, 也不必什麼特別裝備配置,
車呔夠氣, 而更重要是剎車掣都運作正常, 就可以出發了 (安全帽這些就自理了)。
這次比利時單車之旅的第一個目標, 是距離布魯日東北面約8公里,
一個名為Damme (達默)的小城鎮, 兩城由一條筆直的運河連接著,
也就是說只須要從布魯日老城的東北城門出發, 就可以輕鬆的到達,
於是我由Grote Markt先踏到去老城東面名為Kruispoort (十字門)的城門,
再沿著河畔公園北上。
會選擇這路線主要是因為順道看看在堤岸上的比利時風車,
一說到「風車」, 大家都只會覺得這就是荷蘭的代表物, 更是有名的荷蘭景點,
包括在阿姆斯特丹北面的「桑斯安斯風車村」(Zaanse Schans),
又或是鹿特丹東面的「小孩堤防風車群」(Kinderdijk), 都以集中而巨大的風車聞名,
後者更是荷蘭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但同樣作為「低地國」的比利時,
除了朱古力(巧克力)出名之外, 在沿海一帶好多小城鎮佈還能找到好多風車,
只是比較荷蘭的規模細一點, 而且不算太集中, 對於旅客吱吸引力而言略略失色一點,
不過, 在英國小說家Ouida (奧維達/薇達)在1872年推出的知名作品:
《A Dog of Flanders》(佛蘭德的狗/弗蘭德斯的狗/法蘭德斯之犬)之中,
身世可憐的男主角Nello (尼路)被誤會燒了的風車就是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
這個我在之後的遊記再作詳細的介紹。
在布魯日河堤外依次就可以找到多座風車, 包括Sint-Janshuismolen、
Bonne-Chieremolen (Bonne-Chiere Mill)及Koeleweimolen (Koelewei Mill),
這裡亦有些介紹牌說到現存比利時風車的位置及故事, 有興趣的亦可以探索一下,
這時來到一處有道水閘/水門的地方, 叫作Dampoort, 此處正是布魯日東北角,
再轉往Damse Vaart-Zuid這條街出發, 一直就就可以去到Damme (達默)了。
一路沿著Damse Vaart-Zuid街踏, 路上都有好清晰的指示牌指明方向,
即使沒有Internet也不用擔心, 特別是在踏單車途中,
如果要經常取出電話來看位置實在是沒癮, 這樣踏單車也真沒趣, 不暢快。
由布魯日水閘Dampoort一直到Damme小鎮就是5公里左右的距離,
踏單車只須2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來, 視野由最初還有些城鎮民居建築,
漸漸四周都變成了農田, 看到主要都是薯仔田來的, 因為剛好有在收成,
一些泥土都被翻開, 一串串連根的薯仔就被翻到地面上等待收穫, 是有趣的畫面,
當來到小鎮前能看到左前方的對岸有座名為Schellemolen (Schellemill)的風車,
之後右轉入去, 就可以來到小小Damme最主要的鎮中心「市集廣場」Markt。
在Markt上面最注目的建築就是市政廳Stadhuis Damme, 最早建於1241年,
當時是座木砌貨倉, 中世紀以來的Damme一直作為布魯日的出海港口,
對的, 800多年前的這裡就是海邊 (之前在介紹布魯日時也有提及到一些),
Zwin河 (即英文的River Reie)連接著布魯日及Damme,
為布魯日成為紅極一時的貿易港提供良好條件, 但好景不常, 打後2-300年河道淤塞,
加上其他城市的發展及興起, 而使布魯日及Damme漸漸退出海上貿易舞台,
而這座倉庫建築也在1464年左右改建成市政廳, 並在19世紀中修建成現在的樣子。
在達默市政廳前有座石雕像, 相信沒有太多人認識名為Jacob van Maerlant的他,
他生於13世紀初的布魯日, 之後來到Damme擔任文書工作,
當時負責翻譯一些來自法文地區當時流行的浪漫史, 不是指愛情那些,
而是用許多花言巧語修飾而成的史記或人物傳奇, 他覺得這些都好無聊,
於是放棄這些翻譯工作, 而以中古荷蘭語開始編纂一些歷史書及有關博學書籍,
他認為這些實用的書冊更有益於世, 另外也創作了不少以當時史事為題的詩歌,
也許正因為這位人物, 而令現在整個地區才1萬多人的小小Damme,
化為一個以書為中心的「書香小城」, 不時在此舉辦書展及作者分享會等活動。
現在看上去十分平和的達默, 在800年前作為港口時代其實並不和平,
1213年5月, 英格蘭國王「無地王」約翰 (John Lackland, 「獅心王」理察的弟弟,
也是後來簽了《大憲章》(Magna Carta)那位國王), 他在這裡發現正在集結並登陸,
正在攻打更為內陸城市根特 (根德/Gent/Ghent)的法國軍, 於是趁其不意間攻擊,
燒燬並搶走了法軍許多戰船, 據說被英軍奪去的財寶多不勝數,
算是這位在歷史上聲望頗差的國王任內鮮有的建樹, 是為「達默之戰」。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