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意大利湖區】Varese: 世界文化遺產Museo Baroffio, 朝聖聖母瑪利亞聖山Sacro Monte Sopra Varese

。14天意大利西北部湖區及瑞士聖莫里茲St. Moritz自由行遊記攻略。

Day 04
時晴時陰
9月上旬

離開Lago Maggiore(馬佐里湖/馬焦雷湖)湖區東岸的懸壁修道院Eremo di Santa Caterina del Sasso Ballaro後, 我轉搭Trenord地區火車向更東面的Varese (華尼舍/瓦雷澤)方向進發, 當火車來到小城Gavirate (加維拉泰)時, 小城南邊接鄰一個以Varese命名的意大利湖泊Lago di Varese (華尼舍湖/瓦雷澤湖), 這是意大利第10大湖泊, 亦被稱為「華尼舍省七湖」之一 (Sette Laghi della provincia di Varese), 有趣是從Varese市內幾乎是看不到這個湖, 必須要前往我下一個目的地Sacro Monte Sopra Varese (聖山)上才可以看到, 所以如果以距離來說, 或許稱之為Lago di Gavirate更為貼切。

我先在Varese下車並Check-in了今晚入住的酒店, 放下背上的大背包及小休一下後又再出發, 我酒店附近是Piazza del Podesta, 外面的大街就有巴士站可以乘搭由CTPI (Consorzio Trasporti Pubblici Insubria)經營的「Linea C」號巴士往Varese老城的西北方出發, 雖然開往頗為市郊的聖山但此路線還算是市內巴士線Urbano, 我選擇在Vellone站下車因為這裡有條短短的登山纜車, 花費只須要Euro 1就可以登上山頂, 不過好多人說從來不知什麼時候會運行而什麼時候不, 其實站內就有時間表, 一般情況下就在周末的星期六日運行, 星期六從1300-1910, 每10分鐘一班, 而周日班次及營運時間更長, 從1000-1910, 同樣是每10分鐘一班, 如果是在平日到來, 那Linea C巴士亦可以帶大家到達山頂的, 不必在纜車站傻傻地等永不會到來的纜車。

從相片也可以看到, 纜車車廂就只有我一個, 沒其他人, 事實上這天到來「聖山」的遊人絕對不算多, 始終, 這裡雖有世界文化遺產之美名, 卻並非一個尋常遊客會特意前來的景點, 許多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遊客而言, 附近的Como (科莫, 亦包括Lago di Como科莫湖), 甚至是瑞士境內的Lugano (盧加諾)更是出名的旅遊地點。

這在1909年已經營運的纜車, 從山下的Vellone站好快就將我帶到山頂上的Sacro Monte Funicolare站去, 從纜車站出來是一條小小山村Borgo di Santa Maria del Monte, 所謂Borgo以前也有介紹過, 就是指一些小小鄉村, 甚至不用30分鐘就可以走完一圈的小地方, 也許正是許多華文遊記誇張地說成的「隱世小鎮」也, 此處卻意外地有好幾家星級酒店, 有趣。

村內的小商店都是在販賣宗教紀念品, 我興趣就不大, 先快快走了一圈這個小山村, 之後就去看看村內重要的Museo Baroffio (巴洛菲奧博物館)及Santuario di Santa Maria del Monte (聖母瑪麗亞聖山聖堂), 因為彼此建築相鄰而合稱作Museo Baroffio e del Santuario, 而在2003年時被納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意大利世界文化遺產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之一, 官方名字好長就是因這兩幢建築而命名為「Museo Baroffio e del Santuario del Sacro Monte Sopra Varese」, 硬要翻譯的話就是「巴洛菲奧博物館及華尼舍之上的聖山聖堂」, 我就簡稱之為「華尼舍聖山」好吧。

前者得名於來自Brescia(布雷西亞)的19世紀藝術品收藏家Giuseppe Baroffio Dall’Aglio男爵, 他把許多從佛蘭德地區的珍品帶到此處捐贈收藏, 同時亦有許多文藝復興晚期至巴洛克時代初期的倫巴底大區藝術家名作, 在此也不一一詳述, 就留給大家慢慢欣賞, 之後當地主教亦網羅了多幅20世紀畫師創作有關聖母瑪麗亞主題的作品, 豐富了整個博物館, 帶來另一種當代藝術氣息。

館內我覺得好易錯過但值得留意的有Madonna con il Bambino di Domenico e Lanfranco da Ligurno (聖母子), 是一件教堂最初建成時留下來的石雕像作品, 可追溯到1195年, 極之珍貴, 另外15世紀米蘭畫師Cristoforo de’ Predis一系列的精彩繪畫也是當時倫巴底畫風的代表作, 而由米蘭強力領主Sforza (史方薩/斯福爾扎)家族贈予繡上他們家族及Este家族有關的精美掛毯, 亦都已有500多年歷史。

離開博物館及教堂之後, 來到小村盡處是一所外觀獨特的建築, 這就是La Casa Museo Lodovico Pogliaghi (洛多維高故居博物館), 藝術家Lodovico在19世紀中出生於一個相對富裕的米蘭家庭, 他奉獻一生予收集並修復古藝術品之上, 同時他也是個建築師, 最出名的設計一定要數Duomo di Milano (米蘭大教堂)的銅製大正門 (1895年), 後來他漸漸地投入更多有關教會的工作, 並搬往聖山這裡居住, 這幢大宅亦正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他把自己的大宅慢慢改造成現在看到的收藏館, 從古埃及、古希臘及古羅馬的考古文物, 到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代的畫作及雕塑都有收藏, 藏品極之豐富。

看完這3個地方之後, 山頂上的小村Borgo基本上已經看完了, 山頂看下去Lago di Varese湖區的景色都欣賞過了, 就決定下山, 不過我沒有選擇原來的百年纜車下山, 畢竟這是「聖山」嘛, 所以就決定沿著「朝聖道」下山, 雖然大多數信徒或旅客都會反之, 朝聖當然是行路上山嘛, 不過我只是個凡人, 隨心就好了。

這條「朝聖道」全稱Il Viale delle Cappelle del Sacro Monte, 簡稱就是Via Sacra (聖道), 1604年開始興建, 是條寬闊鵝卵石大道 (不過我到來時早已雜草滿佈), 全長2公里多, 從山腳連接上述山頂的Santuario di Santa Maria del Monte (聖母瑪麗亞聖山聖堂), 而在朝聖道上就有14座為了敬禮聖母瑪利亞(Santa Maria/Madonna)的禱文《玫瑰經》(Rosario)而建成的小教堂cappelle, 《玫瑰經》是在15世紀由聖廷頒布, 當中有「玫瑰經奧蹟」(Misteri del Rosario)的說法, 即描繪了聖母生前15件「事跡」: Misteri gaudiosi (歡喜五端)、Misteri dolorosi (痛苦五端)及Misteri gloriosi (榮福五端), 所以在這14座小教堂入面就有不同的人物雕塑像或壁畫, 向信徒呈現出玫瑰經奧蹟的畫面。

朝聖路由出身於當地Varese的建築師Giuseppe Bernascone設計, 他會想成這樣就是為了讓信徒來到一座小教堂時一邊唸著象徵小教堂所代表的奧跡的一段《玫瑰經》, 每走過一家就能推前一段《玫瑰經》, 就直到來到山頂重要的聖堂 (也就是第15座), 剛剛好就把《玫瑰經》唸好, 但詳細要如何去唸就要請教信徒了, 我只知道在2002年時任教宗Papa Giovanni Paolo II (若望保祿二世)加入了另外5個奧蹟Misteri luminosi (光明五端), 令《玫瑰經》成了20段, 那麼信徒唸經時用的la corona del Rosario (玫瑰念珠)豈不是不合時宜了? 這我就不清楚了。

在我下山的同時, 看到一班信徒一邊唸著《玫瑰經》, 一邊抬著十字架上山朝拜, 我就躺在路旁聽著似懂又不懂的經文, 似是快要進入夢鄉了。

以前我是諗天主教中學的, 學生時代的我根本不知道RE課(宗教及倫理科)在說什麼宗教故事, 但上這堂時我們都好喜歡, 因為變成我們用來或談天或睡覺的一堂, 又有在四旬期、復活節、聖誕節時, 有個神父會在禮堂舉行宗教儀式, 有時, 也會回想如果以前有用多點心機去聆聽, 現在對了解意大利及其天主教應該會更有感吧? 算了, 這就是人生, 年青, 早已回不去了。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s://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SS
Follow by Email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error: 如要分享請跟版主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