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都遊】西安自由行: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魅力

~ 西安洛陽鞏義鄭州。中原古都逍遙遊記 ~

DAY 3
3月12日
天氣污濁

我們兩個80後繼續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興奮地逛著,
感覺自己的嘴巴因為被眼前規模之巨大的兵馬俑震驚著, 而一直都沒閉合過,
看完「秦兵馬俑一號坑」之後, 當然就是去「秦兵馬俑二號坑」,
兵馬俑一號坑是所有考古展館中最巨大的, 從出土文物看來是兵步團,
雖然二號坑比較細, 但就混合了多種不同的兵種及陣法,
近10年也再次進行新發掘工程, 也許在不久之後這裡的佈局又會再次改變,
最後的「三號坑」就更細, 不過人物就更為顯赫, 似是將軍或都督指揮官。

在二號坑有個館中館, 陳列了幾個出土得比較完整的俑,
旁邊亦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文說明不同俑的身份及有什麼特別之處,
可以讓遊人更近距離地一睹其風采, 是個做得不錯的展館。

第一個出場的當然是秦國將軍, 根據在場的介紹這是「將軍俑」(高級官吏俑),
在整個兵馬俑考古發掘中僅出土5-6個, 可見身份是異常高級,
也許這個將軍俑是「戰國四大名將」坑殺幫軍的白起?
還是消滅楚國, 殺了項燕的另一位「戰國四大名將」王翦?
(但家仇國恨就是奇妙, 也如同輪迴, 王翦之孫王離在秦二世的趙國之戰時,
就是被項燕之孫, 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西楚霸王」項羽親手所斬殺)
也許亦會另一個秦三代將軍: 爺爺蒙驁、父親蒙武的「毛筆將軍」蒙恬?

還是受到日本漫畫《王者天下》(戰國英雄/キングダム)所影響,
因此聲名大噪的「飛信隊」李信? 但在歷史上這位「信」並不算很好打,
而且在多次戰事中也沒有明顯的戰功, 亦有多次失敗的記錄。

除了將軍俑外, 旁邊還有個「立射俑」, 也就是秦國弓箭手,
不過俑手持的木質弓已經腐了多年, 現在看著空手射俑反而有點似打功夫的架勢。
有立射亦有跪射, 有說日本戰國時代「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很善於二段射擊,
也就是前排槍手發射完後立即上彈, 而後面站立的一排就以前空檔進行射擊,
後排組裝時就輪到上好彈的前排發射, 梅花間竹的, 看著這「跪射俑」,
我想比日本戰國早了1700-1900年的中國戰國時代, 早有這種「弓二段射擊」。

看得身旁這班老外遊客都啞口無言了。

在將軍及弓兵的後面, 還有個「騎士俑」, 但與其說是騎兵, 我覺得他更似是牽馬夫,
有趣的是這些兵馬俑比例看上去都是1比1的真人大小,
但看著馬夫身旁的馬匹體形卻是相對上很細隻的, 甚至連一個人的高度都沒有,
騎上去根本就沒什麼威風可言, 真實戰鬥力也成疑 (當然戰國作戰以馬車為主),
甚至令我聯想起一張黑白舊照片, 是拍攝於19世紀末,
在清末朝鮮(韓國)還未被日本佔領前的幾十年間, 有位穿著朝鮮官服的官員,
騎著看似是馬或是驢的, 加上他的樣子, 看上去寒酸十足。

據此,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中國本土馬種都是比較細隻的,
所以為什麼我們看電視劇時總會有些場面說到「西域某國進貢寶馬一匹」,
秦漢時期的「西域寶馬」、「汗血馬」之類的西方馬匹都十分珍貴,
而這些馬種體型就出土生的更強健, 跑速亦更快。

除了俑, 二號坑展館還有展出「秦國兵器」、「戰陣」等文物及介紹,
看到這些, 也實在對2200多年前能統一六國的秦國佩服萬分,
大家可以看看Discovery Channel, 當中有套紀錄片是介紹古秦國先進科技,
他們的科技水平, 基本上是領先當時同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至少100年之多。

我又來FF了, 同時期的歐洲還是以成為地中海霸主的古羅馬最為強盛,
再發展成之後的羅馬帝國, 如果當時他們軍團有能力來到中國,
又或是秦始皇(或更後來的漢朝)來個歐亞大混戰, 究竟戰果會是如何?
羅馬方陣對戰秦國戰車? 這些歷史的「IF」, 只是想想也覺得有趣。

第二發掘坑現場雖然沒有一號坑的大,但還是大,
仔細的看可發現出土的道路上都鋪了地磚, 也真是誇張,
不過感覺上第二坑這裡並沒有一號坑如此完整的兵馬俑出土,
也許是考古發掘還沒有完成, 因此殘破的碎片就由他們散落一地,
到所有東西都出土後, 再復修並展示出來?

離開第二號坑, 後面還有「第三號」及「第四號」發掘坑,
規則都是比較細的, 介紹說這裡應該是秦陵的「將軍營」及「指揮部」。

另外, 大家從這裡可以看得出對開發的「大細超」(就是偏心),
第一及第二號坑因為出土物多, 規模亦都比較大, 於是館內燈光及設計佈局等,
全部都比較用心, 同時亦運用一些較高科技的設備, 但來到第三及第四號坑,
由於考古範圍比較細, 館內甚至連冷氣也沒有, 打燈也是奇差的,
我是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樣的, 是為了把資源集中在「重中之重」嗎?  無言。

我們胡亂地走, 卻在不知不覺間給我們找到了隱世的「第五號發掘坑」!?
什麼!? 我們更找到最新出土的彩色兵馬俑!! 大厲害了!!
哈哈, 我們是不是可以在考古界揚名立萬了?! 這些古物就在我們面前不到1米距離。

哈哈, 不要被我騙了, 其實這只是「當年出土的彩色秦俑」圖片,
是的, 原來的兵馬俑都是有上色的, 而不是現在看到泥泥黃黃的沙座感,
可是在出土時表面的塗料一接觸到空氣就退掉, 所以要如何去發掘及出土新的俑,
亦成了當地考古家的最困難及須要考慮的重點。

一口氣看完四個兵馬俑發掘坑後, 回到整個景區入口正門旁,
這裡還有所叫「兵馬俑博物館」的展館, 正門就用很大的字寫著UNESCO
「世界文化遺產」幾個大字及有其標誌, 之後也有感慨說過,
國內幾多有歷史的地方為了這個標誌, 都不知「害死」了多多少少的古蹟遺址,
這個我想是連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也是此料不及的,
在意大利很多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級別的歷史文化古城或古蹟遺址,
最多只會在城門前立了一塊細細銅版, 並簡單地介紹一下.
有些甚至連UNESCO幾個字都找不到, 真正的保育也是從心的, 而不是為門面的。

一進去博物館, 有個很吸引到我注意的超巨大大大大木偶,
最攪笑是「巨大秦俑木偶」手拖著一個「巨大女孩木偶」
秦俑的樣子卻有點似不好意思, 是害羞的感覺咧, 哈哈,
這令人聯想到法國南特的Royal de Luxe木偶團, 又想起了意大利托斯卡納,
在Pisa(比薩)往Cinque Terre(五漁村)路上的海邊小鎮Viareggio,
每年都會舉行的Carnevale di Viareggio花車巡遊表演所用到的巨大人偶。

說回這座博物館, 主要收藏是兩個國寶級的「銅馬車」,
雖是秦漢時代之物, 但唔係劉馬車, 確實名字其實是叫「銅車馬」,
就分別稱為「銅車馬一號車」及「銅車馬二號車」, 也真是簡單直接了當,
於1980年出土, 這兩部超精細的馬車比例是1/2,
前者車上置有盾牌, 是台「戎車」,後者有間橢圓形頂小居所, 是出行時用馬車,
這兩個馬車出土物完全反映了當時冶煉技術的高超。

可是, 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展廳卻被幾十個國內旅行團所淹沒,
由於是個小小又如密封的個室, 因此回音極大,
同胞興奮地高聲談話時的那種「激昂」及「高音」(走音),
就不停地在我耳邊盪氣迴腸著,  加上之前說到在這種人迫人的情況下,
「湧」是必然現象, 他們就是不停的湧上前, 想靠近玻璃展櫃更近的看看銅車馬
我跟老死B二人受不起了, 銅車馬沒看到1分鐘, 就只得快快離開, 好可惜亦好可怕。

離開銅車馬展覽館, 基本上你會發展博物館內其他展廳都是沒有人的,
我跟老死B終於可以好好的逛一下, 比如秦陵這裡除了士兵及將軍的俑,
其實也有很多其他不同的俑出土了, 好似「肥佬俑」(應該是秦漢時代的相撲手),
另外還有「秦朝石盔甲」, 不過最特別的還是那個「手持手掣打機的秦俑」…

這裡還有大量展示當年發掘兵馬俑及出土一刻的珍貴圖片,
亦有一些考古學家分析兵馬俑是如何製作等資料,
絕對令我們對秦國有更深入了解及認識, 可惜我們時間不太夠,
因為我們下午還要趕去另一個「兵馬俑」, 所以博物館看得不算太仔細就要離開。

我們回到騙人的仿古商業街, 打算在這裡先吃個簡單的午餐再出發,
但是卻沒有找到好的餐廳, 卻被外面一家寫著「傳統小吃」四個大字的攤檔吸引,
買了個甜到不行的Qin Yong Da Cake (秦俑打餅) 來吃,
看到這種大爆笑的Chinglish (中式英語),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da Cake…
如果不說, 我還以為是來自西班牙的一種地小吃, 哈哈,
好比Cafe de Coral, 事實上一邊吃著的同時, 我卻是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吃了個極甜的小食開了個胃, 只是萬萬的想不到,
我們的Lunch卻要在正門旁邊的KFC完成, 竟然在兵馬俑外吃KFC炸雞!!
因為, 實在是找不到有什麼地方可以吃東西了。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SS
Follow by Email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error: 如要分享請跟版主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