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遊義大利50天】Roma羅馬: 購物大道Via del Corso, 市政府廣場Piazza Colonna

~ 50天深度遊: 意大利自由行遊記。中北部旅遊攻略 ~

Day 01
天晴
9月上旬

離開了意大利首都羅馬名店街Via dei Condotti,
了解到許多法國及義大利奢侈品牌背後的故事,
Sharpe Law繼續細味這座世界知名的歷史名城。

Via dei Condotti的盡頭是個十字路口:
– 往北走是Via del Corso大街北段,  上面最主要的建築包括,
是17世紀建成的大教堂Basilica dei Santi Ambrogio e Carlo al Corso,
大教堂有個很醒目的大圓尖頂, 而大街一直連接到Piazza del Popolo廣場。

– 往西走是Via della Fontanella di Borghese大街,
不遠可以找到及Piazza Borghese廣場,
但以別名Mercato delle Stampe (印刷市場)更知名,
因為廣場上有許多小小舊書報攤檔, 販賣舊的二手書籍及畫作而得名。

DSC09860

– 往南走是Via del Corso大街南段, 是Via dei Condotti名店街的伸延,
不過販賣著的是比較大眾化價錢的品牌, 亦是條購物大道,
也是這次我選擇的方向。

當然, 我選擇向這邊走, 是因為我想回去羅馬老城中心位置,
並不是因為Via del Corso大街的購物商店, 不過既然來到也介紹一下這裡的店,
可以先找到Louis Vuitton Rome Etoile (對的, LV在Via dei Condotti不遠又一商店),
The Disney Store Italia (意大利迪士尼專門店), 女性內衣店Sisley, Intimissimi,
也有國際品牌Mango, Puma Italia, Swatch, ZARA等等。

之後會來到名為Galleria Alberto Sordi的羅馬購物迴廊,
這是1900年代初設計及建成的迴廊式購物中心, 直到2003年得到大規模的翻新,
並用上羅馬當地出生的已故著名演員Alberto Sordi(阿拔圖蘇迪)之名命名,
現在有品牌Calvin Klein (CK), 意大利嬰兒用品及玩具Imaginarium,
全國擁有超多分店的生活雜貨式書店La Feltrinelli Libri e Musica,
以及來自米蘭的知名La Rinascente百貨公司(中文好似翻譯成「文藝復興百貨」)。

而在Galleria Alberto Sordi的對面, 就是開揚的廣場Piazza Colonna。

Piazza Colonna在中文翻譯成「圓柱廣場」,
是因為廣場中央聳立了一條大理石圓柱(Colonna),
認識古羅馬歷史的朋友都不會對這類的Colonna陌生,
也許是受到古希臘文化的影響, 羅馬人就很喜歡用Colonna來歌頌那位帝王的豐高偉績,
最有名的一定是古羅馬廣場上面的Colonna di Traiano (圖拉真圓柱)。

而在圓柱場上的全名是Colonna di Marco Aurelio,
Marco Aurelio (馬高。阿奧里尼奧, 網上多稱之為馬可。奧里略)於161-180年在位,
是位被稱為「五賢帝」的賢君, 雖然記載的碑文早己不見,
但估計上面刻著的戰爭及凱旋, 是他對Impero Partico (安息帝國)等東方國家的勝利,
不過原來的圓柱並非安置在這裡, 而是後人將之轉移到來,
更在1589年被教宗Sisto V在頂部改上了San Paolo的銅像,
諷刺的是, Marco Aurelio本身在位時, 亦是位迫害基督教信徒的皇帝。

DSC09861

Piazza Colonna廣場之上有好幾座羅馬市內重要的宮殿。

先有跟Galleria Alberto Sordi對立著的Palazzo Wedekind,
有個很清朝的中文翻譯名「魏德金宮」 (就是上面相片正面的建築物),
在正面立有多根圓柱迴廊建築是由德國銀行家Karl Wedekind建於1852年,
後來成了意大利王國的教育局總部, 二戰期間成為羅馬法西斯黨的辦公室 (真諷刺),
在戰後, 這裡成了1944年開辦的羅馬日報Il Tempo的總部直到現在。

從相片Sharpe Law站在的拍攝位置右前方, 是Palazzo Chigi(基治宮殿),
國語翻譯為「基吉宮」, 是意大利總理的官邸, 最早建於1562年,
由負責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正面的兩位巴洛克重要建築師:
Carlo Maderno及Giacomo della Porta主理, 於17世紀中被Chigi家族收購而改名,
19世紀曾成為奧匈帝國駐意大利大使的官邸。

從Piazza Colonna廣場鑽到後方的小巷, 可以找到另一個好奇怪的小廣場,
名為Piazza di Pietra (石頭廣場), 因為這廣場是使用廣場上面,
一座建於145年的羅馬神殿Tempio di Adriano (哈德良神殿)的石頭改砌而成,
在羅馬帝國倒下後, 教權支配著羅馬的千多年間, 羅馬神殿大多被胡亂地破壞及「活化」,
因為從文藝復興末的畫作可以看到, Tempio di Adriano曾被改建為房子,
神殿原有的15根大圓柱僅存11根, 另外的4根早已經被拆去改建教堂去了。

DSC09870

廣場後面是另一個小廣場Piazza di Sant’Ignazio (聖依蘭斯奧廣場)
國語翻譯成「聖依納爵」, 上面有幢很特別的彎曲設計建築, 其實是家地產商的辦公室,
而對面是Chiesa di Sant’Ignazio教堂。

Chiesa di Sant’Ignazio教堂始建於16-17世紀, 是羅馬被教廷改建為巴洛克之城時期的作品,
Sant’Ignazio是西班牙人(San Ignacio de Loyola), 最為人知的他是耶穌會創始人,
他是16世紀東來日本著名傳教士San Francisco Javier (沙勿略)的良師益友,
網絡上(如Wikia)的中文譯名為「聖依納爵‧羅耀拉」, 並簡稱「羅耀拉」是極之錯誤的說法,
因為「羅耀拉」是指他位於西班牙北部的出生地Loyola, 而不是他的名稱;
順帶一題是現任教宗方濟各Papa Francesco也是耶穌會成員,
而大家都認識的中國傳教名人Matteo Ricci利瑪竇亦是耶穌會的。

巨大的Chiesa di Sant’Ignazio教堂天花畫,
是由出生於意大利北部Trento的耶穌會成員Andrea Pozzo畫於17世紀,
他同時也替昔日Sant’Ignazio在羅馬生活時的教堂Chiesa del Gesu(耶穌教堂)進行修飾。

耶穌會在東方的傳教是比較成功的一派,
也許是跟他們靠近教廷而反對當時宗教改革而得到支援有關 (宗教?? 也只是既得利益者集團),
而他們奉行以教育事業來達至傳教的手段也是很成功的,
至今在香港及澳門還可以找到很多有關他們的事跡及由他們辦的學校, 大家不妨多留意。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旅遊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FUTUROInI/
我的意大利皮: http://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SS
Follow by Email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error: 如要分享請跟版主聯絡 :)